熱源_小封.jpg

讓人活下去的熱源就是人

是人產生了熱意,留下了熱意,繼承了熱意。

他的生命還沒結束,因為這份熱意還沒消失。

燒灼的感覺傳遍他全身,令他留下了熱淚。

很熱,他確實這麼感覺到了。

 

書名:熱源

作者:川越宗一

譯者:HANA

出版社:尖端出版

2021年3月5日出版

熱源_立體小封+書腰.jpg

『庫貝島』,過去被俄國人稱之為「薩哈林島」,被日本人稱為「樺太島」,是俄羅斯聯邦最大的島嶼。 島上居民有俄羅斯人、日本人、鄂羅克人、吉里亞克人和阿伊努人。擅長打獵的鄂羅克人自稱「烏爾塔」,意指「和馴鹿一起生活的人」; 養狗拉雪橇的吉里亞克人自稱「尼夫赫」,意指「人」。「阿伊努」這個字也意謂著「人」。島上住了不同文化歷史的居民,每個人都是只屬於自己的人。

亞尤馬涅克夫是在薩哈林島出生長大的阿伊努人,他在島上跟朋友度過了青少年時期,娶妻生子,之後為了生活遷居到來札村,卻不幸遇上霍亂,看著村子變成煉獄。走出瘟疫的折磨後,亞尤馬涅克夫終於回到故鄉,卻發現故鄉早已不是他記憶中的模樣。

布羅尼斯瓦夫是在立陶宛出生的波蘭人,他的家鄉被國力漸強的國家瓜分,最後由俄羅斯統治。布羅尼斯瓦夫跟其他波蘭人一樣渴望找回國家,他看著身邊的人準備起義,沒有跟著付諸行動,卻在那些人被抓後受到牽連,被流放到薩哈林島服役。在他的身心靈都快被島上的苦役折磨至死的時候,他遇到了吉里亞克人,那個人不是囚犯,也不是奴役他的官僚,是一個活生生的人,布羅尼斯瓦夫就這樣情不自禁地走向他們的聚落,走入他們的生活。

他們沒有依靠別人的力量,也並非缺乏生存的意志,他們面臨的困難是假借文明的名義對他們不公的制度、流放殖民的政策,還有行政工作的懈怠,這並不是他們所期望的,也不是他們原本的習性造成的。

薩哈林島的居民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,島上居民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,平時靠打獵或捕魚維生。他們比任何人都熟悉這座島的地形,了解當地可食用的作物,也能建造房子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。島上生活不算富足,卻是許多人溫暖的家。但他們的家卻在日本與俄羅斯爆發戰爭後淪為戰場,破敗衰落,遍地紅雨。島上居民也被外來者視為未開化的人,身為少數民族的他們不知道外面世界處於什麼階段,也不想知道,卻被外來者逼得只能逃走或屈服。「活在世間就是一場遵循優勝劣敗的生存競爭」,阿伊努人終於明白「適者生存」的殘酷,他們不得不妥協,不得不去學習他們不知道的一切,不是為了贏過誰,只為了活下去。

我們讚揚的文明只不過是這樣的水準,自以為是在用光芒照亮黑暗,卻燒傷了我們的鄰人。我們所謂的文明發展,只不過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都發揮不了想像力罷了。

當日本兵不准基薩拉絲伊彈奏傳統樂器五弦琴時,亞尤馬涅克夫對她說:「要是妳停止彈琴,妳就不再是你,我們也不再是我們了。」布羅尼斯瓦夫為了找回自己的國家,畢生都在孤獨的跟敵人作戰,因為「要是連母語都不能說,總有一天會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。」堅持當老師傳遞阿伊努文化的千德太郎治、堅持在臉上刺青的秋芙桑瑪、堅持彈五弦琴的伊沛卡拉、堅持為村民們謀得好生活的契可畢羅,就連非要用武力反抗的約瑟夫也有自己的堅持。在他們活在世上的每一刻,他們都各自選了自己想做也做得到的事,為了守護心中的熱意,燃燒了自己,留下活著的證據。

主角們在守護家鄉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傷痛,每個活下來的人都背負著保護不了別人的悔恨,但他們還是只能繼續往前走,繼續跟著自己的心走,在冰天雪地的島嶼上永遠延續那股熱意。他們的故鄉,越是接近,越是遙遠,彷彿只存在於過去,也真的成為過去,只剩下網路上的黑白照片跟文字敘述。

這是一個把真實歷史改編得非常精彩的故事,由俄羅斯兵開場,再由俄羅斯兵收尾,中間用不同章節來描述兩位主角的故事,以及他們相識後為故鄉做的努力。故事中常出現人們在天寒地凍的環境裡喊熱,那股熱氣是他們對民族、國家、生命和人的熱情,是在面對各種困境也會不斷湧出的渴望,是即使知道不可能也要去嘗試的執著,能夠讓他們活下去的能量。

過去一直以為自己是沒辦法看歷史小說的人,很怕資訊量太大無法消化,也怕自己無法承受戰爭的殘酷。在這個故事中,的確寫出了戰爭的殘酷,資訊量也很大,但也讓我認識了已經消失的民族。他們努力活著的身影,必須被更多人知道,被更多人記住。

 

「如果你遇見了我們的子孫,但願那就像是我們此時的相遇一樣幸運的事。」

 

arrow
arrow

    Yu H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