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6RWy60-8T2vHtHep57xZw.jpg

在這世界上,最讓人畏懼的,是通往自己的道路。

 

書名:Demian: Die Geschichte von Emil Sinclairs Jugend 德米安:徬徨少年時

作者:赫曼・赫塞 Hermann Hesse

譯者:丁君君、謝瑩瑩

出版社:漫遊者文化

2015年10月初版

 

內容簡介

IMG_9061.JPG

光明世界 -- 德米安 -- 黑暗世界

在閱讀《德米安:徬徨少年時》之前,我一直以為主角的名字就叫做德米安,在青少年時期陷入徬徨的人也會是徳米安,但翻開第一章,才發現主角的名字叫做「辛克萊」,一個沒有出現在書封書背的名字,一個藏在故事中的男孩。

辛克萊在一個和諧的家庭裡長大,從小過著規矩又守秩序的生活,他生活的世界是和煦明亮的,不管外面有多少紛紛擾擾,只要他打開家門,就能重返光明的世界。光明世界總是能給予他短暫的幸福,他習慣這個世界帶給他的舒適感,卻又時常感受到內心不斷湧出的違和感,他感到徬徨無助,卻又遍尋不到解答,直到他遇見克羅默。克羅默是黑暗世界的象徵。克羅默對辛克萊的折磨,是一個契機,一個逼辛克萊面對黑暗世界的契機。那是他第一次體驗到黑暗世界帶給他的痛楚,第一次背離光明,被迫站在黑暗前,一個觸手可及的地方,彷彿只要邁出一步就能踏入那個世界,近到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光明世界。

在他快被逼到崩潰之際,德米安出現了,一個神秘的存在,一個將引導辛克萊面對自己的重要人物。如果說辛克萊的原生家庭是光明世界,克羅默是家門外的黑暗世界,德米安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灰色地帶。他對原有的秩序拋出質疑,對大家熟悉的常理進行批判,他反其道而行,從不輕易屈服。德米安不屬於光明或是黑暗,他彷彿同時擁有了光明與黑暗面,抑或是根本無法用光明或黑暗來定義。

 

「上帝有無數讓我們陷於孤獨並找到自己的方式。」

 

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,我很自然地對辛克萊產生了認同感,看著辛克萊經歷內心糾結的過程,就像在看著過去的自己,也有可能是現在的自己。我們生活在有既定秩序的世界,習慣跟著大家的腳步走同樣的軌道。當內心出現質疑的聲音時,會對那種心聲充滿罪惡感,覺得自己是跟大家不同的異類,即使身處人群中也依舊孤單,無法與旁人交心的感受只有寂寞。當錯雜的情感已經滿到要喘不過氣時,我們必須想辦法將這些情緒給排出,讓自己能有喘息的餘地。慶幸的是,辛克萊在經歷內心一次又一次的糾結後,終於找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,他選擇透過繪畫來抒發情感,試圖描繪出自己的夢境。

雖然兩者的情況不太一樣,但看著辛克萊繪圖的過程,讓我想起了過去。我在某年經歷了各種挫折跟傷害後,也有連續好幾天夢到同個人事物的時光,當同個夢境不斷出現時,會讓人好奇夢境是否帶有特殊意義,是否有某個訊息要傳達。所以一開始在快忘掉之前,我曾在備忘錄上大概記下出現過的東西,想大概拼湊出個蛛絲馬跡,也有買過畫筆試圖描繪。但我沒有辛克萊的毅力,無法在漫長的失敗中堅持到底,也沒有勇氣面對自己不堪的畫作。最後同個夢境帶給我的恐懼感,以及心中隨時會出現的煩躁感,讓我出現了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,每晚都要經歷失眠的煎熬,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。

對於當時那股煩悶感,我不知道確切的原因是什麼,有可能是各種事件串連在一起的影響,也有可能是積壓在身上的東西到了臨界點。最後我選擇了書寫,從書寫各種觀後感開始,每完成一篇,錯雜的思緒彷彿就解開了一點。我沒有寫出那些讓我痛苦的事項,也沒有寫下不堪的語言來發洩。我依然想不透讓我身心俱疲的原因是什麼,但透過這種書寫方式,我再也沒有經歷過失眠,成功拯救了自己。

 

「鳥奮力掙脫出殼,蛋就是這個世界。人要誕生於世上,就得摧毀這個世界。鳥飛向神,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薩斯。」

 

《德米安:徬徨少年時》最經典的一段話,出自於辛克萊將自己的畫作寄給德米安後,德米安回給辛克萊的信件內容。當時的辛克萊,不只描繪了夢中的女子,還畫了這隻正在脫殼的鳥。這隻鳥象徵快要找到自己的辛克萊,他在內心世界經歷的千萬掙扎,就像他被卡在蛋殼裡一樣的痛苦,為了爬出蛋殼必須使出全力,才能走出這個世界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 

「他用心收復了整個世界,每一顆星星都在他的心中發光,在他的靈魂中幸福閃耀。他愛過,並在其中找到了自我。然而大多數人的愛都是為了迷失自我

 

在《德米安:徬徨少年時》這本書中,我偏愛的章節是1、2、7、8。第一章的「兩個世界」是我看得最投入的一篇,作者對兩個世界的鮮明描述讓我看得目不轉睛,克羅默帶給辛克萊的痛楚是如此地真實,只要出現他的名字,就會讓人跟著不寒而慄。第二章的「該隱」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,德米安的該隱印記論,比阿布拉克薩斯論還要震撼,我喜歡他對常理的批判,喜歡他說的「人必須時時發問,時時質疑」,不讓自己隨波逐流,當個有主觀意識的人。

雖然上一段的蛋殼論才是本書的經典,但我更喜歡7、8章中夏娃夫人告訴辛克萊的童話,尤其是「迷失自我」的部分。夏娃夫人是辛克萊內心的一個象徵,一個引導他走到內心最深處的象徵,也就是他的自我。所以他迷戀夏娃夫人,從某種角度來看,可以說是自戀的行為。他在千迴百轉後終於找到了自我,對於難尋的寶物有著無比的迷戀,甚至可以說是深愛,但這樣的愛是否也是一種迷失呢?

這本書也是因為防彈少年團而閱讀的作品,一開始我很猶豫要不要看這本書,因為經典作品的翻譯充滿爭議,我也很怕自己無法體悟經典作品的深度,但朋友的推薦讓我壓不住好奇心,最後還是買回來看了。雖然後半段的確有感受到大家說的翻譯問題,但整體來說還是讀得蠻愉快的,尤其是前面兩章真的很喜歡。雖然這本書被定位在青少年的成長小說,但我覺得讀者的年齡層並不限於青少年,因為人在各個年齡層裡都會經歷不同的徬徨,甚至到老年都會有無助糾結的時刻。辛克萊的徬徨過程,是能套用在各個年齡層上的,所以我認為這是本適合所有人觀看的書,甚至是在不同時期翻閱,都會有不同感受的作品。

 

Readmoo電子書傳送門

 

延伸閱讀

방탄소년단 防彈少年團 BTS - 매직샵 Magic Shop 歌詞 / 介紹 翻譯

[讀後感] A MONSTER CALLS 怪物來敲門 - 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Yu H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